信息技术怎样与课程有效的整合 原创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学科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不少学校把主要精力、财力都花在购买计算机、配备多媒体、建立校园网上,但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要使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整合,缺乏的就是一线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付诸实施。
很多人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用到多媒体课件、网络等就不是一堂好课。很多教师认为必须把课件做得精美漂亮,色彩亮丽,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很多时候却适得其反,只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偏向于课件形式,而不是课程内容。也有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时不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堂改革徒具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
过分重视助“教”的信息资源建设,忽视助“学”的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为教师增加了有效的教学手段,更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有效的自学途径。信息资源建设应以方便学生的“学”为本,而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因此在教学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角度深入思考。
图形、图像所表达的信息远远超过文字,是教学课件制作最重要的媒体形式,也是学生最易感知和接受的表达方式。图形、图像一定要清晰规整,若将图形、图像作为学习的内容时,图形、图像要尽可能大并放于屏幕中心位置。作为背景的图像要简洁明了,颜色淡雅,如此设计能够突出主体,有利于减轻眼睛的疲劳和学生对主体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记忆。
课件制作中文字内容要简洁,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突出重点。有些实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可采用热字、热区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书。对于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
多媒体教学课件拓展了原来的课堂教学,使得教材的外延延伸了,让教材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通常的多媒体课件是可复制和可修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授课需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相应的增加和删减, 灵活应用于教学。
速课网——快速高效的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 上一篇: 王竹立:如何做好慕课与翻转课堂
- 下一篇: 慕课、翻转课堂,让社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