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移动学习探索与移动教学体系构建 原创

2018-09-20 16:3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与移动学习终端的不断普及,基于微信移动教学逐步兴起,教育发展的信息化、高校教学资源的分散化等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移动学习是信息技术为媒介的一种学习模式,是对原有的教学资源和服务体系的升级,教学资源和服务形式属于新型学习模式,应用范围比较广。移动学习具备三要素,包括:网络、终端和资源。网络对通信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射频、蓝牙设备等,以无线移动系统为基础,在移动设定阶段要对设备类型进行分析,按照智能系统的具体要求开展移动学习。终端系统在移动学习中也有重要的作用,智能手机、PDA和平板电脑等为移动学习奠定基础。资源是重要的媒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际交互能,满足移动学习的具体要求。

  

  随着高校移动终端系统普及,高校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机,持有率达到100%。智能手机的普及能实现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能进行文档编辑,上网浏览等,能随时随地掌握信息。考虑到文档编辑以及终端系统属性变化,要对移动学习终端进行比较,按照资源建设指标进行落实。

  

  从当前学习现状来看,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比较强,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现象。部分学生注意力集中,群体性比较强,考虑到碎片化学习机制的具体要求,要对受众范围进行调查。实践证明,大学生手机上网已成习惯,因此在移动教育过程中,需要提供更为完善的学习环境。总之,大学生欢迎移动学习,也在自发地用手机进行学习,如果能提供更为完善的移动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条件,移动学习应用必将更为广泛。

  

  微信在高校移动学习的探索和实践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信移动在线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自媒体时代,学生不再是教学关系中的被动者,而是施动者,不同于传统授课的单向灌输与填鸭式教育,学生可结合个人需求与兴趣选择性地接收信息、筛选资源、挑选课程,再进入在线课堂进行学习。

  

  第二,教育的差异追踪性。通过学生参加“在线测验”,系统自动记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一方面,反复呈现易错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弱项;另一方面,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后台教师,便于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跟踪。

  

  第三,师生互动的迅捷性。微信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方式,课中师生自由发言、平等交流,课后还可通过“点对点”咨询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一对一”探讨。

  

  利用微信“传播即时、便捷、广泛”的特点,教师以微语音形式讲授知识要点,以更为亲切、生动的语言,将讲解内容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充分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把握。学校经济学院结合时事热点,推出“经济学关键词”微语音教学,邀请名师对经济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关键词进行解读,以语音方式在平台推送,为学生提供数字化、网络版的“知识快餐”,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速课网结合微信的特点和众多老师使用微信辅助教学的习惯,研发了一款能帮助老师以最少成本建设自己的移动教学课堂——微信学堂

  

  在“先学后教,问题反馈”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可提前把上课要讲的课程通过微信课堂发送给学生课前学习,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微信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学生在课前已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在课前已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不再讲授知识点,而是根据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学习需求,组织课堂开展形式。在课堂通过针对性讲解、发起讨论和训练等方式完成解惑、深化、巩固和提高。

  

  速课网因操作简捷、互动高效、内容丰富、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的特点,被许教师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应用到教学当中,尤其在高校教学当中,被广泛的采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将其应用到高校教学当中,势必会形成一种必然趋势。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阅读 11185 / 评论 0

 相关视频教程更多课程